让广大青年在希望的土地上激扬青春放飞梦想
时间:2023-05-18 13:51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五年来,共青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听党指挥、闻令而动,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把投身脱贫攻坚战、衔接全面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和头等大事,部署实施了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尽锐出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

  团中央书记处多次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硬任务,扶贫是良心活,困难群众特别是农村青少年过上好日子是对我们的最大鼓舞。

  五年来,共青团始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持续深化学业资助、就业援助、创业帮扶、志智双扶、志愿服务等工作,不断夯实贫困地区团建基础,向贫困地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递了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受教育、能就业是青少年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保障;支持创业、发展产业是培育本土青年、引导青年反哺家乡的重要前提,也是带动就业增收、夯实脱贫成效的重要举措。2018年6月召开的团十八大,号召各级团组织聚焦学业就业创业扶贫,“力争到2020年,在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资助10万名学生完成学业、帮助10万名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同时扶持10万名有志青年扎根农村创业”。三年间,各级团组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高效的帮扶活动,共同努力把这一郑重的政治承诺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政治成果。截至2020年年底,全团募集社会资金6.73亿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6万名,帮助22.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找到工作,联系扶持15.6万名青年扎根贫困地区创业。

  “没参加夜校学习之前,一些生活常识也不懂,更不知道国家出台了哪些政策,现在好了,在夜校学到了政策、知识,掌握了一些技能,还就业了。”贵州省正安县安场镇瑞濠易地扶贫搬迁点移民骆长芬在参加当地团委开办的青年夜校后说。2018年以来,聚焦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以村一级为单位,团贵州省委在全省开办脱贫攻坚青年夜校。目前,已建成夜校407所,培训群众近20万人次。

  2021年以来,团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调整成立团中央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两助两帮”重点任务,面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助学业、助就业、助创业、志愿服务“三助一服”专项工作,继续助力脱贫地区巩固脱贫质量,帮助农民持续增收。

  “北极镇的每一处变化,都是我青春的见证。”2013年,文竹大学毕业后来到黑龙江漠河市北极镇工作,从一名大学生村官成长为边陲小镇的党委书记。10年间,她和乡亲们一起抓党建、谋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庭院经济,帮助北极镇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带动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90后香港青年罗伟特毕业后选择在大湾区当新农人。他积极开展鱼菜共生技术科研攻坚,建成6200平方米的鱼菜共生植物工厂和500亩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年营业额超过1200万元,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在当地团组织的支持下,罗伟特的项目荣获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农业农村组全国金奖。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扎根“三农”的优秀青年典型。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2021年12月,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联合评选390名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包括文竹、罗伟特等在内的优秀青年获评,他们的典型事迹示范带动更多青年在广袤田野挥洒青春、振兴乡村。

  五年来,共青团立足为党培育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的根本逻辑,围绕本土人才兴乡、在外人才返乡、社会人才下乡,启动实施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开发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涌流。

  ——做乡村振兴人才引流培育者。持续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累计招募21.1万余名高校学生到2000多个基层地区开展乡村教育、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援疆援藏等志愿服务,为西部乡村基层地区引“人”、汇“智”、留“才”。

  ——做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呵护者。深化实施“新时代希望工程”,建立希望工程精准扶贫基金,累计资助各类困难学生117万余名,建设希望小学1100余所。实施“童心港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在118个县(市、区)直接建设项目点356个,指导各级团组织建设项目点3709个,服务留守儿童13.26万人次。

  ——做乡村青年发展资源导流者。连续举办8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专项赛,投入3000余万元支持乡村青年创业项目近1500个。开展共青团“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8000余场,助力销售农产品超6亿元。组织8个东部省市团组织与10个西部省市结对开展结对帮扶,落实帮扶资金物资约4.8亿元。

  ——做乡村青年文化风尚引领者。实施乡村人文环境提升工程,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动员青年到乡村开展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带头移风易俗、改善人居环境、倡导文明乡风。开展“我和我的家乡”“跟着主播看中国”“法律进乡村”等青年网络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婚恋新风,鼓励基层团组织依托“青年之家”、农村道德讲堂等平台,开展婚恋交友、集体婚礼等文明婚恋服务,帮助青年减轻思想压力和现实负担。

  ——做乡村治理助推者。持续实施“伙伴计划”共青团参与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服务项目,投入并撬动资金6600余万元,组织750余名青少年事务社工、25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3.5万名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结对,在全国1100余个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开展服务,覆盖119.9万名青少年。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这是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听了江苏代表团返乡创业青年魏巧讲述自己“新农人”故事后对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的勉励和支持。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的魏巧与北京大学深研院博士后丈夫孙振中,双双辞去工作,回到魏巧家乡江苏开展数字化大田种植,种植两万多亩水稻,通过数字化管理,亩产达1100斤,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在各级团组织支持下,越来越多像魏巧一样的青年开始扎根乡村、服务“三农”、大展才华、实现梦想。团十八大以来,共青团紧扣党政中心大局,结合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和乡村青年流动特点,逐步形成一批党政认可、青年满意、共青团特色鲜明的工作项目和服务品牌,围绕产业兴旺、基层治理、人才振兴等领域,为“三农”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

  ——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团中央联合农业农村部累计评选8388名“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390名“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指导各地开展“村村都有好青年”选树工作,着力营造全社会青年投身“三农”的浓厚氛围;同步开展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工作,举办各层级培训班900多个班次,培训人员6万余人次,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青年农民队伍。

  ——社会动员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化开展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每年引领3000余所高校约600余万名学生组队深入乡村基层一线,在社会课堂中吃苦锻炼、贡献智慧。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开展返乡服务,挖掘提供实践岗位超过30万个,引领广大青年热爱家乡、服务乡村。

  ——基层组织建设更有活力。建成县级团属青年社会组织10250家,推动团属志愿服务、创业就业、文艺体育三类组织覆盖率超95%。五年来,基层团组织协同度不断提升,凝聚青年人才的平台作用有效发挥,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社会功能明显增强。

  ——各级团干部更担当实干。团中央及各级团组织坚决扛起定点帮扶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党政交办的硬任务,扎实做好全团2446个贫困村的定点扶贫工作,选派2740名专职团干部扎根一线、倾情奉献,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培养青年人才等扎实开展帮扶。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乡村的广阔天地必将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实现梦想的大舞台。共青团将继续扛起为党育人的使命责任,聚焦“国之大者”,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用火热的青春投身农业强国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上奋力奔跑,继续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华章!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