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讲座:月宫探秘
时间:2024-09-04 07:17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王倩,研究员,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科技质量处处长、中国空间法学会理事会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的科技/科普专家。

  长期从事规划论证、项目管理、技术研发、国际合作和科学普及,是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的任务主管,是嫦娥四号的核心论证专家,是国际月球科研站国际大科学工程培育项目的核心骨干,先后荣获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嫦娥三号任务突出贡献者。

  2018年出版《嫦娥探月立体书》,入选中国出版协会“2018年度中国30本好书奖”、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入选科技部“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策划和组织了多场科普扶贫活动,为四川彝族自治州、西藏地区的青少年举办航天科普进校园活动;打造“月亮嘉年华”活动,连续3年成为中秋期间科普活动的顶流;与腾讯联合策划了系列行星探索科普视频,为火星探测器科普漫画科学把关,向公众传播行星科学知识。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的起源和形成演化是怎样的?月球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月球上有生命吗?没有月球的“陪伴”,地球会怎样呢?

  从古代时,人类就带着这些疑问,开始对月球进行长期的观测和记录。进入20世纪后,人类开始发射各类探测器到月球上开展实地的探测,美国航天员还成功登陆月球,带回大量的土壤岩石标本。人类探月历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阿波罗任务、苏联/俄罗斯的LUNA任务、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等,这些任务为人类深入研究月球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数据。

  中国探月工程始于2004年,已实现“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均圆满成功,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绕月飞行;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虹湾;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从月球采集1731克月球标本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时隔44年后,再次从月球采样返回,举世瞩目,取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未来,中国人对月球探索的计划是什么样的?中国航天员有登月计划吗?中国人有建设月球基地的设想吗?将为你悄悄揭秘。

  月球有什么资源能为人类所用?能否为人类在月球上长期生存提供足够的能源?月球能否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呢?这些事情,工程师和行星科学家都已经开始研究了。这将为人类走出地球摇篮,拓展生存空间提供更大可能。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必须...[详细]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